家校合作共育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據我們的田野觀察,家校合作共育在實踐的縱深推進中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現(xiàn)在的一些經驗與10年前介紹的經驗基本差不多,似乎難以深入。對于家校合作共育下一步行動的思路,也是眾說紛紜。其中,針對家校之間的種種緊張關系和矛盾,“清晰家校之間的責任邊界”似乎是一種取得“共識”的解決思路。然而,在家庭與學校之間真的能夠劃定一道清晰的邊界線嗎?
一、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最大創(chuàng)新領域在于家校社的責任交叉領域,尤其在于學校和家庭的責任交叉領域,在于家庭和學校的互動
在現(xiàn)代社會的所有領域都廣泛存在邊界模糊、交叉重疊的現(xiàn)象。而且這些交叉重疊領域,無論在學科知識層面,還是在社會實踐層面,往往是人類創(chuàng)新最活躍的領域。以現(xiàn)代學科知識為例,學科之間有著清晰邊界的情況少之又少,特別是在20世紀中期以后,現(xiàn)代社會中學科交叉現(xiàn)象和交叉學科急劇增多,學科邊界日益模糊,以經典學科知識結構為特征的“模式1”知識重要性下降,而以跨學科知識結構為特征的“模式2”知識變得“極為重要”[1]。大量的知識創(chuàng)新正好發(fā)生在這些邊界模糊的學科交叉地帶。
教育領域也同樣如此。正是在邊界模糊的交叉地帶,形成了大量有利于教育創(chuàng)新的生態(tài),教育跨界行動不斷發(fā)生,有些跨界行動制度化之后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例如,巨型大學引入企業(yè)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學校知識教學的生活化和項目化趨勢,家庭生活的知識化和學術化趨勢;大學專利技術的產業(yè)化和校企合作;中小學家校合作共育;眾多社會科學學科對教育領域的交叉研究和應用等。這當中有的跨界行動早已深入人心,成為教育改革的制度化成果;還有的跨界行動仍在交叉重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孕育著新的改進和變革。如果在邊界重疊的教育交叉領域過早劃定剛性責任邊界,就意味著可能扼殺交叉地帶孕育著的創(chuàng)新。
家庭和學校作為兩種現(xiàn)代社會組織,其職能、責任、互動關系存在著眾多復雜的交叉地帶。例如,學校的知識教學與家庭的生活教育日益增大的交叉地帶;學校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家庭個性人格養(yǎng)成的交叉重疊;學校的集體性班級教學與家庭個性化教育的互補;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形態(tài),與家庭理所當然的常規(guī)生活、有積極意義但沒有明確教育目的和學習目標的教育形態(tài)的彼此滲透。這些家庭與學校職能、責任和形式的相互滲透都是鮮活存在著的,使兒童的教育過程得以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彼此接續(xù)、相互配合和支持。如果我們將這些彼此交叉的地帶主觀地劃定一個剛性分界線,其實就會人為地割斷學校與家庭的有機聯(lián)系。例如在作業(yè)問題上,把家庭作業(yè)批改的責任簡單交給家長或老師都不足取,更不能讓家長認為孩子作業(yè)只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很多家長可以而且應該對孩子的作業(yè)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等。對于作業(yè),學校和家長的責任是交叉的,不是非此即彼的。
二、家庭和學校只有核心責任的分工,沒有清晰的責任邊界,家校責任邊界不是人為強制劃定的
盡管家庭與學校在教育邊界存在典型的模糊和交叉,但各自有自己的核心職能。沒有核心職能的家庭和學校關系,就是簡單化的“家庭即學?!焙汀皩W校即家庭”,如果兩者組織性質不分,就會陷入家庭的“學校異化”和學校的“生活異化”。家庭是一個生活領地,通過家庭制度、家庭生活和父母教養(yǎng)形成孩子的個性特征,并通過個性特征影響孩子外在的學業(yè)和特長潛能發(fā)揮;學校則是圍繞知識教學活動使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場所。
現(xiàn)代家庭、學校的職能和責任不同但交叉程度增大,這是由現(xiàn)代家庭、學校職能的發(fā)散性決定的。人類教育歷史走過了從封閉、周全的家庭教育,到封閉、周全的學校教育,再到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職能和責任日益緊密聯(lián)系的歷史進程。[2] 家庭教育越來越依賴學校教育和社區(qū)教育,反之亦然。任何一種教育都不可能單獨存在。而發(fā)散性的增加,家庭、學校和社區(qū)教育相互依賴的增強,必然導致職能和責任的交叉和重疊領域擴大。現(xiàn)代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必然受到學校教育制度的強大影響,受到社會評價的制度化影響;現(xiàn)代學校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必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人才觀念變化、家長對孩子全面素質期盼的強大影響。這些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相互依賴,使得家庭和學校的大量教育成分更加向外部發(fā)散而彼此重合。
對于家庭和學校,在具體不同的教育問題上有不同的邊界狀態(tài)和交叉方式。例如,家庭成員關系的狀態(tài)影響著孩子對家庭外社會關系形成的“工作模式”,孩子的價值觀和認識是在一系列生活事件中逐步形成的。學校教育在這些人際關系和價值觀形成上與家庭的模式和程度是明顯不同的。而且,在家校交叉領域,家庭和學校可能并非做著完全相同的事情,而是對于同一教育問題有不同的關注視角和不同的行動側重點。在相同的教育問題上,向著共同的教育目標做著不同但互補的事情,形成兒童成長的結構性環(huán)境,這是家校合作共育的常態(tài)和本質。在實踐中,更需要的是行動上的合作,而不是責任上的剛性分界。
我們曾嘗試描繪家校合作的實踐模型,家校合作建立在多維視角的動因理論(H/L 效應悖論等社會學理論)、社會行動理論(交疊域理論、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文化資本理論等)基礎上,具有普遍性的以學校為主導的實踐模型。同時,家校合作具有多層次關聯(lián)特征(班級、學校、縣區(qū)、省域、國家),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貫通的縱向關聯(lián)特點。[3]
三、家校共育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和制度化新的家校責任分工
家校共同盡責的路徑和辦法是,識別共有領域;認識家庭和學校的內在本質、相互聯(lián)系,以及聯(lián)系的方式和機制;構建一個新的制度化分工。
首先,當前家庭與學校合作共育的關鍵不在于識別責任的分工,而在于識別家庭和學校對孩子共同作用的領域。這可以通過進一步的系統(tǒng)田野觀察和問卷獲得。例如,當前重視家庭教育,熱起來的是家長教育。這種熱的背后,需要方向性的冷思考。學校是否是施行家長教育的主要平臺?家長教育能在多大程度、在哪些方面改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至少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對孩子教育的內容,二是對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內容是不可控的,因為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科學和文化知識儲備,本質上是家長在整個人生經歷中社會文化和個體互動的總和,這個絕不是家長教育課程可以簡單解決的事情,對此需要有清醒的認識。就教育的方式方法來說,學校的家長教育可以是有效和有用的。例如,如何科學選擇合適的教養(yǎng)方式;如何促進孩子身體、情緒、認知、社會交往的整體性發(fā)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孩子的發(fā)展優(yōu)勢;如何預防和應對孩子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困擾和焦慮,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學校教育的參與工作等,這些才是家長教育真正的核心問題,是家庭和學??梢詫?/span>孩子共同作用的領域。而學校是開展兒童教育的場所和專業(yè)社會組織,本質上不應承擔家庭教育的全面責任。但在家庭對兒童發(fā)展作用日益增大的當代,如何把家長作為學校教育的結構性要素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則是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應有之義。
其次,要更深刻地認識家庭。家校合作共育的責任和邊界問題,表面看是管理和治理的問題,但本質上卻是對現(xiàn)代學校和家庭的認識問題。尤其是要從兒童社會學、發(fā)展心理學、生命歷程理論、家庭理論和教育哲學等學科視角,深入認識現(xiàn)代家庭制度和職能、代際關系、現(xiàn)代家庭生活、現(xiàn)代父母養(yǎng)育子女行為的類型和規(guī)律等,唯其如此,才能從微觀上全面認識家庭與學校的關系結構,理解和把握家庭與學校教育交叉的眾多領域和交叉機制。在一定意義上,家校合作共育問題的本質是對家庭教育規(guī)律的把握問題,是對家庭和學校本質關系的認識問題(假如我們對學校的認識已經足夠清晰)。例如,認識到家庭與學校的基本矛盾(家校悖論)是現(xiàn)代家庭的作用在不斷增強的同時,現(xiàn)代學校的教育制度作用也在不斷增強,在不同的條件下會造成家庭和學校關系存在向著融洽和緊張兩個極端發(fā)展的可能。[4]
最后,要構建一個新的家庭和學校制度化的分工與合作?,F(xiàn)代家庭和學校在常規(guī)化教育過程中會不斷有超越傳統(tǒng)認識的跨界行動,例如家長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校園的講堂,學校越來越多地對家長進行教育賦能。我們需要從理論上提煉各種跨界行動實施的條件,從實踐上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再從思想、組織和條件保障上使得某些家校跨界行動得以制度化,實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例如,在責任和邊界模糊的狀態(tài)下,應對家校邊界模糊特征的兩個重要原則是:建立家校的工作情感關系和共享理解。這兩個原則在很多時候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家庭與學校的良好關系,需要平時不斷通過共同的活動來進行情感積累。學校請家長到學校做志愿者、參與學校管理,首要目的不是利用家長的資源,而是建立與家長的融洽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家校融洽感情與建設性合作之間,還有建立“共享理解”的任務——對彼此觀點和立場的認同與理解。感情好而觀點尖銳的家校沖突屢見不鮮,進而可能傷害業(yè)已建立的感情,使彼此的合作不能順暢進行。信息的溝通、充分的民主協(xié)商、家長教育,都是建立家校共享理解的方式和手段。
[1] 托尼·比徹等. 學術部落及其領地[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8.
[2] 吳重涵等. 現(xiàn)代家庭教育:原型與變遷[J]. 教育研究,2022(8):59-61.
[3][4] 吳重涵等. 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內在動力、行動邏輯與實踐路徑——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實驗的回顧與反思[J]. 中國教育學刊,2021(9):68-75.
(吳重涵,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朱重旺,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3年第12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643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