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片土地將我們養(yǎng)育成了怎樣的人?”帶著這樣的思考,山東省實驗中學師生近日踏上了古城嬴城遺址和牟城遺址。
提到黃河,對于濟南的學子而言并不陌生,但如果問起黃河沿岸的歷史變遷,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我們希望學生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家鄉(xiāng),運用歷史想象力去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他們心中播撒熱愛中華文明和家鄉(xiāng)文化的種子。”山東省實驗中學傳統(tǒng)文化工作室主持人李鴻杰和他的團隊竭盡全力搜集資料、開發(fā)課程,帶領學生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走訪7座古城,爭取讓學生對黃河文化和濟南文化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脈絡。
今年3月23日,山東省實驗中學“沿著黃河走古城”(濟南地區(qū)西漢古城遺址考察活動)正式啟動,古文字學社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繪制考察路線圖、制定考察方案,開啟了自己的古城之旅。
山東省實驗中學師生在贏、牟古城尋訪考察。學校供圖
探古文字奧妙,做中華文字“傳播者”
這場古城探訪之旅,始于十幾年前李鴻杰老師的一門校本課程。2007年,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李鴻杰發(fā)現(xiàn),學生經常寫錯別字,“小小的錯別字,折射出的是學生對漢字文化理解的匱乏,缺失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美的感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李鴻杰開設了《漢字文化》校本課程,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巷尾,調查社會用字的規(guī)范性,為學生解釋漢字的起源。他成立了古文字學社,與學生一起研究古文字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研究文字一定要和歷史結合在一起?!甭?,李鴻杰從單純地研究文字發(fā)展到研究濟南的地方歷史,“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古城,在真實的情境中感悟歷史的力量,更有助于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理解?!崩铠櫧芎退膱F隊考察了東平陵(章丘)、牟城(萊蕪)等古城,做了系統(tǒng)深入地研究,也開啟了“沿著黃河走古城”的尋根探源之旅。
山東省實驗中學師生在贏、牟古城尋訪考察。學校供圖
觀古城遺址,做浩瀚歷史的“參與者”
“與網紅旅游景點不同,我們希望學生走進真正的古城遺址,也許破敗,也許荒草叢生,但只要是真實的,就更容易讓學生有代入感,有助于他們發(fā)揮歷史想象力,去感受浩瀚的歷史和前人的足跡。”李鴻杰說。
4月2日,“沿著黃河走古城”(濟南地區(qū)西漢古城遺址考察活動)首站——東平陵故城考察活動開啟。東平陵故城作為濟南國的國都,居于平陵邑以東而名東平陵,因冶鐵工業(yè)而興,最終因戰(zhàn)亂與天災而消亡,在興衰交替中,見證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古城隳圮的城墻,依稀殘留著建造的痕跡。
為了讓學生對此次考察有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收獲,李鴻杰和他的團隊帶領古文字學社的學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拔覀儼褜W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資料搜集、整理和策劃工作,活動現(xiàn)場,各小組要對古城的歷史發(fā)展和自己的思考進行分享?!庇陔s木荒草叢生中,學生郭珺杰、吳奕霏、王慶昕向大家介紹東平陵古城的布局、規(guī)模等信息,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徒步考察了南城墻與西城墻?!白咴诨牟?、荊棘叢生的古城墻上,想象這里曾經宏偉的宮殿、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感受到了歷史變遷的時間力量。通過這種項目式學習,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吳奕霏說。
山東省實驗中學師生在贏、牟古城尋訪考察。學校供圖
叩問心靈,做現(xiàn)代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
作為古文字學社的社長,許文容鉞主持了“沿著黃河走古城”活動的啟動儀式,感觸很深?!皬男〉酱?,我都沒有上過臺主持過活動,看到臺下那么多領導、老師和同學,一開始我是膽怯的。老師們很耐心地教我方法、技巧,幫我調整儀容儀表,不斷鼓勵我。啟動儀式很成功,我也感覺自己上了一個新臺階,有了更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p>
同學們也在一次次考察中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牟城遺址的城墻邊,學生刁予然、邵琪然、鄭宇原向大家介紹古牟國的歷史。牟國位于牟汶河畔,以大麥種植而命名為“牟”?!坝诨蕘砟?,將受厥明”,描繪的正是牟族人在經過一年辛苦勞作之后豐收的景象。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正是來源于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是一個民族的品格,也是我們應當繼承的財富?!鄙坨魅槐硎?,“通過與古城的近距離接觸,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一方水土對自己的滋養(yǎng),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作出更多的貢獻,做中華文明的‘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
山東省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方奎明表示,作為“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薄笆〖壷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示范校 ”“山東省首批基礎教育教研基地”,學校將努力開發(fā)出更多像“沿著黃河走古城”活動一樣,富有吸引力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持續(xù)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高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643e.com All Rights Reserved.